社会声音
多些指引,宽容看待
幼儿时期,进行性别认
我是一个“性别错位”的受害者,我前面有两个哥哥,妈妈希望再生一个女儿,可我的出生却让妈妈的希望破灭了,为了弥补这些缺憾,我从小被当做女孩养,导致现在,找女朋友都不好找,她们说我没有男子汉的气概,说话细声细气,不果断。我真的很痛苦,骨子里还是很男性化,可是表现得却很女性化。
我奉劝一些家长,一定要在幼儿阶段,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正确的认识,并且承认和喜欢自己的性别。
——邹先生26岁公务员
标新立异,吸引关注度
现在生活中还是有些“小伪娘”和“小春哥”的,比如,有些青春期的男孩喜欢戴项链、打耳洞,女孩子却喜欢穿西装、打领带,我倒不认为这都是性别认同的问题,这与年龄段特点有关。青春期的孩子喜欢特立独行,喜欢标新立异,喜欢有个性,喜欢和别人不一样,喜欢吸引别人,尤其是异性的目光,这才是主要的原因。
传统的打扮,比如“女孩要漂亮,男孩要阳刚”等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孩子对“引人注目”的心理需要,而打扮得中性一些,偏离正常一些,反而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,对于这种现象,我们不妨以宽容的心态接受。
——秦女士35岁媒体从业者
相关资料
“伪娘”,顾名思义,指假女子。它是ACG(英文Animation、Comic、Game的缩写,即动画、漫画、电玩游戏的总称)界名词,通常指的是拥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,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,甚至连声音都接近女性。因此,很多时候他们能以假乱真,让人误以为是女性。
“伪娘”来自日本动漫,盛行于我国台湾和日本。内地的“伪娘”风虽然比日本和我国台湾吹得晚,但如今也有愈演愈烈之倾向。